据新浪财经报道,美国开通Apple Pay的用户中只有6%真正在使用。这个数据来自于PYMNTS的调查,根据调查在美国拥有Apple Pay账户的iPhone群体中,只有6%在电脑铺购物时真正使用。
这个数据和7年前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增长。Apple Pay在2014年9月由苹果推出,当时苹果同时宣布进军中国,当时也被认为是支付宝以及微信支付的有力竞争者。在一年以后,PYMNTS发现激活Apple Pay的用户达到5.1%,本以为这个软件能很快占领全世界的苹果手机,然而没想到,从2015年至今以及六年过去了,Apple Pay的用户数量只增加了1%。
反观中国,根据Worldplay发布的《2021全球支付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所有的支付方式中,移动支付的占比达到50%,是我国消费者选择最多的支付方式。
其实就算Apple Pay无法在中国和本土企业竞争,在自己的大本营,美国,应该会有比较正常的表现吧。可是现实却并不是那么理想。
在美国Apple Pay的对手并不是支付宝和微信,而是Paypal,其次再是信用卡和现金。美国人的支付方式和中国大相径庭,习惯使用信用卡。现在Apple Pay的使用率连Paypal的一半都不到。
那么Apple Pay是否可以借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成长模式,而最终重获新生呢?
支付宝现在在中国的支付市场中占比56%左右,微信支付则以40%左右,排名前二。两家企业占据96%的市场。这看似辉煌的背后,其实也有各种波澜。
支付宝起初并不被人看好。在诞生之初,支付宝仅仅是一个Paypal模式的产品。对于一款中国的ebey——淘宝而言,商家与顾客之间的交易频次增多,交易量会自然而然上升。
但是由于网购当时还是非常新兴的事物,因此顾客和商家之间需要一个中介进行信任的维系,在这种情况下,支付宝就诞生了。支付宝一开始也是借鉴了Paypal的发展方向,为顾客和商家之间提供交易担保。
在诞生之初其实支付宝就走在危险的边沿。马云其实当时也找过银行,但是一开始没有银行愿意帮他。而且这种交易模式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信用交易系统,是有违法风险的。
后来马云有个采访,问他当时是什么坚持的,马云说,他鼓励员工继续研发,如果有什么麻烦必须有人坐牢,他会去的。
但是没想到,这套系统由于解决了网购的痛点,在淘宝成立一年之后,支付宝的日交易量就达到了8000笔,日交易额达到100万元。
在2004年至2009年这5年间,如果使用支付宝对银行账户进行操作,网页会跳转到银行页面进行交易。
随着淘宝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支付宝糟糕的用户体验令马云大为恼火。在2010年的年会上马云强调支付宝改革的重要性,以及宣布换帅等一系列操作之后,支付宝逐渐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支付宝首先想办法与银行建立联系,先与一些地方分行展开合作。并且当时获得了政策支持,获得了中国第一张第三方支付牌照。
支付宝作出的种种改变和努力终于赶上了好时候,一举成为了大街小巷都在谈论的手机产品。
在2012年与天弘基金达成合作之后,余额宝的诞生更是将支付宝的行业领军地位做实。
当时,每个人都在谈论余额宝,亲戚、朋友、同事见面就说余额宝存着就有利息,还能买淘宝。
在这样的氛围下,余额宝在2014年的时候用户数超过一亿,并且逐渐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
2014年的春节,“微信红包”突然走红。有传闻称,微信支付一夜绑卡2亿张。绑没绑不知道,但是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一度逼近支付宝。
不得不说张小龙是有两把刷子的。微信支付,仅仅凭借红包这一功能,连续登上春晚,也成为了各大节日中家族群、公司群、朋友群里必然出现的一项活动。
情侣之间发红包,家长发给孩子压岁钱红包,同事之间过年红包拼手气,这些充斥着中国喜庆文化的交易模式,瞬间渗透进入每个人的生活当中。
这被马云称为“偷袭珍珠港”。而从此也开始了微信、支付宝互相抢占市场的局面。从补贴到红包,马云、马化腾两人豪掷千金。共享单车、大商场、小商铺、交通出行、日常生活,只要有支付的地方,就少不了补贴;只要有交易,就有红包。
直到最后,两人都打不动了,市场份额也逐渐固定下来。在2017年的时候支付宝占移动交付市场53%,微信占39.5%;2019年,支付宝占54%,微信占39%。
支付宝的一生之敌微信支付一度令马云直呼难缠,但是微信支付之于支付宝,就像燕十三之于三少爷。在今年马云和马化腾联合,表示互相打通,就好像两人心中已经明白了谁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
在如今监管强度加大的情况下,一个公司再怎么样也无法超越法律和国家的约束。那么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成长是否能够启发到Apple Pay呢?
不同于中国,无接触式支付虽然在美国已经是非常普及的一种支付方式,但是美国人的无接触式支付使用的是信用卡。
2015年,19%的美国商家能够接受非接触式支付,但在2021年,这一比例上升到70%。同样苹果美国id充值paypal,在2015年,只有36%的消费者拥有可以使用 Apple Pay的iPhone ,但在苹果的努力下,现在96%的用户都可以使用这一功能。
其实Apple Pay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基础。苹果其实已经慢慢获得更多美国银行的支持,这使得系统的总体交易量不断增长。
很多人说使用率不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物理塑料卡继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自 Apple Pay 推出以来,银行发行了越来越多的非接触式借记卡和信用卡。
这一点我认为非常有道理。中国的银行在支付宝火爆之前,主要业务是来自于地产商们和大户们的。谁会为了余额宝这样一块钱就能存的体量而大费干戈?
过去的银行的职位在求职者眼中可是铁饭碗,能进入银行工作是多大的荣耀。因此中国的银行起初并没有把个人客户们太当回事,能办的业务有限。传销式的办信用卡也令百姓深恶痛绝,中国的银行面对百姓的面孔一直以来是冷冰冰的。直到支付宝的入局,一改银行的面貌。
现在中国银联也推出云闪付,各个银行之间加强合作,降低各种费率,亲密无间。对客户也更加为客户着想,以人为本,考虑实际能不能办事。
2020年,有一位老人去农行办业务被要求人脸识别一事,在微博上引起众议后,就令行业反思再反思。如果中国的银行早拿出这些力气,支付宝也不会那么轻易占得先机。
反观美国,大部分人还是习惯直接和银行打交道。因为美国金融服务业非常领先怎么创一个美国的苹果id,服务意识先进,POS机什么地方都有,信用卡支付市场非常成熟。
Bilibili中有位外国博主,Real麦克老师,在一则采访中问到为什么不能手机支付。受访者Alex直接表示,他不认为可以使用手机支付,另一位受访者Michael则表示,大多商业不支持手机支付。
因此无论官方数据怎么表示手机支付覆盖面广,群众仍然表示手机支付在美国并不主流。
而美国人习惯了超前消费,特别是日常使用信用卡消费。因此使用Apple Pay绑定信用卡和直接使用信用卡没有本质区别。就算支付宝进入美国,也并不能因为支付便捷而比信用卡获得更多的优势。
其次,相对于美国人习惯于日常的超前消费,中国人习惯于还车贷房贷,这两种消费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信用卡在中国也非常难发展。房贷、车贷已经掏空了腰包,还让人在日常情境下超前消费。在爱控制风险的中国人面前,这种行为是绝对无法接受的。支付宝的余额宝能够随意存取小额的特点,会更令中国人感到心安。
因此Apple Pay在美国面对的是一群有着美国文化的群众,只模仿支付宝的便捷支付功能并不会帮助美国客户解决他们的痛点。
对于Apple Pay而言还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合适的引流手段能够让苹果出现这种天然的高频交易场景。
无论是微信红包,还是淘宝,流量决定了交易量。苹果产品本身在世界范围内竞争力很强,但是并非人手一部。安卓手机和安卓平板也占据半壁江山。电脑市场上,微软系统的电脑更是无比强大。
一个工具软件,首先是一个软件,既然是软件就要靠硬件。苹果并没有高频的支付场景,硬件本身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不是那么地具有垄断地位。因此Apple Pay并不会像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中国发展那样,在美国扩张。
而随着苹果在硬件领域受到外来的压力越来越多,无论是中国的华为,还是现在的小米,苹果的闭环生态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Apple Pay可能发展的前景依然非常受限。
苹果的Apple Pay只有解决美国群众的痛点,才能在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中获得地位。我想这是Apple Pay唯一可以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