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卫星遥感信贷技术代号为“大山雀”,技术原理是农户在手机地图上圈出土地,确认自己的地块后,网商银行通过卫星图像识别地块的农作物面积、作物类型,并通过风控模型预估产量和价值,从而向农户提供贷款额度与合理的还款周期。
这项技术犹如在金融领域支起了一根“网线”,将天上的卫星和地里的农民奇妙地连接在一起。
以往由于农民缺乏抵押和担保,金融机构不够了解农户,无法评定农户的信用情况,导致农村金融一直是行业难题。而卫星遥感信贷技术将天地信息融合,打通了信息堵点。
农耕的卫星遥感信贷技术应用灵感,或许是来自去年沸沸扬扬的獐子岛扇贝一案。獐子岛成立于1992年9月,于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该公司曾以养殖虾夷扇贝闻名业界,但现在频频“跑路”的扇贝已成其标签。
证监会借助卫星导航系统,对公司27条采捕船只数百余万条海上航行定位数据进行分析,委托两家第三方专业机构运用计算机技术还原了采捕船只的真实航行轨迹,复原了公司最近两年真实的采捕海域,进而确定实际采捕面积,并据此认定獐子岛公司成本、营业外支出、利润等存在虚假。
实际上,卫星的作用远不止上文提到的那些。近日北京遭遇的沙尘暴天气,就能从遥感卫星发现来源。
根据北方地区沙尘遥感分析,14日晚间源起于蒙古国南部的沙尘随气流逐步南下,15日凌晨3时起自北向南影响北京市。
不只是遥感卫星,导航卫星也正在走进大众的生活。大家熟悉的共享单车,在接入北斗地基增强网后,共享单车的定位由之前的10米级提升至厘米级,实现了高精度电子围栏入栏结算。
搭载了北斗终端的无人清扫车可以接收北斗的信号,定位系统就能帮助它高精度定位,找到它自己的位置。一台清扫车可同时完成6名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军用的侦查卫星则都是利用各种遥感器或无线电接收机等侦察设备获取军事情报的“天眼”,所搜集到的目标辐射、反射或发射出的电磁波信息,可用胶卷存储存放在返回舱内在地面回收;也能通过无线电传输方式实时或延时传送到地面接收站。这种卫星具有侦察范围广、侦察效率高、工作时间长、不易被摧毁、不受国界和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可获得其他侦察手段难以获得的情报,已成为现代作战指挥系统和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前文提到的遥感卫星、导航卫星、侦查卫星外,通信卫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愈发重要的作用。
2010年以后,宽带互联网的全面覆盖,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商业化迅猛发展培养了数十亿用网人口的数据型应用消费习惯。但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仍有着近40亿人尚未接入互联网,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整个互联网仍存在一个巨大的鸿沟。
偏远地区或者不够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比较薄弱,如果进行大规模网络的基础设施,投入非常巨大,且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在这些区域,如果采用卫星互联网为这些区域和人口提供网络连接,其实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的手段。
另一方面,海域、空域这些范围内无法依靠地面网络联网,往往这种时候卫星互联网是唯一的技术手段。也因此,卫星互联网或将成为弥补信息时代“数字鸿沟”的核心工具。
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关应用的不断深入,“太空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新兴的“太空经济”正在改变地球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太空经济”日益呈现出基础性、强关联性、高促进性和高增长性的特征,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空经济,以太空产业为核心,同时还包括未来无限巨大的外太空产业,将使我们真正突破空间的限制,突破地球资源限制,开拓出新的国防疆域和经济疆域。
未来,像卫星遥感信贷技术这样的卫星应用,将越来越多的赋能我们的生活,星辰大海就在身边。
随着应用卫星的增加和卫星应用的普及化,天基信息服务会越来越深刻地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细节里。我们现在所思考的,是卫星本身的形态会不会发生变化。如今人们已经习惯的通信导航遥感气象分类方式会不会被颠覆,软件定义的卫星可以按需要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就像手机一样。
近日,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专访了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国家航天局原局长、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中国工程院院士栾恩杰,探寻我国航天强国建设征程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瞭望》:2000年,你倡导并组织完成我国第一份航天白皮书,首次明确我国航天由单一的航天工业扩展至包括应用和科学的“大航天”,这也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如何看待它对中国航天的意义?
栾恩杰:以前我们一说航天,就说航天工业,之后又称为航天科技工业,但总的认为航天只是国防工业。我担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后,国家要求我们做中国航天的战略研究,完成行业规划苹果吧小火箭。
当时国际上的情况是,航天已经形成产业化趋势,航天应用非常普遍。美国有通信、导航、对地观测、气象卫星。在科学研究方面,国际航天已经进入到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空间应用阶段,他们把空间作为平台和领域研究科学问题,在空间研究空间、在空间研究地球、在地球研究空间。
经过充分研究,我们得出的一个切入点就是要做“大航天”,这是一次技术上的“分裂”,往上要发展空间科学,在空间进行科学研究、研究空间的科学问题,探索外太空,这就有了后来的各种空间科学计划;往下做航天应用,包括军用、民用、军民融合应用。例如我们发射了一系列高分卫星,今后要继续发射组成星座,建设对地观测基础设施。“大航天”把航天事业从工业扩展到了海陆空天领域。2000年我们发布的第一份航天白皮书是对“大航天”的战略性安排,后面发布的《2006年中国的航天》《2011年中国的航天》《2016中国的航天》等几份白皮书是战役性的安排,是对第一份白皮书的细化落实。
《瞭望》:探月工程完成“三步走”并完美收官的过程,是否也就是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过程?
栾恩杰:月球探测是国际宇航界深空探测领域的第一站,也是中国航天界深空探测的首选站,因为它离地球最近。
2006年2月10日,被列为我国未来15年“16项重大科技专项”的月球探测工程终于有了自己的标识。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将纸鸽在标识上
探月工程,首先考核的是火箭的运载能力。从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万公里,没有大推力火箭就无法把卫星发射到月球上去。世界上虽然参与国际空间活动的国家很多,但是有大运载能力的国家并不多。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还在研制“长二捆”(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时就议论过,我们要到月亮上去。但当时并没有得到国家立项,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提高火箭运载能力。“长二捆”的研制成功,使我国首次突破助推火箭的捆绑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火箭推力得到提高,其他各种型号的大推力火箭不断发展,我们有了去月球的可能。本世纪初,我们依据国际探月经验,提出我国探月“绕、落、回”三步走规划。2004年初,国家正式对外宣布启动绕月探测工程,到2020年底嫦娥五号返回,中国探月工程已是六战六捷。
嫦娥五号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复杂的航天任务,开创了中国航天多个第一,我们成为从月球取样返回的第三个国家,我国进入世界月球探测技术的第一梯队,这为我国向航天强国迈进打下了关键基础。可以说探月工程完成“三步走”并完美收官的过程,就是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过程。
但同时应该看到,国际航天事业由很多不同水平的航天国家组成,在不同水平的国家里面,我个人认为中国仍然处于发展中水平。虽然我们有些航天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赶上了发达国家的步伐,可以开展一些同水平的合作,但我们还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在我们仍是一个航天大国,航天是我们走在前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正在向航天强国迈进。
栾恩杰:我们朝向星辰大海。今后我们要推动实施探月工程四期,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探月工程四期将构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这一基本型由运行在月球轨道和月面的多个探测器组成,基本型将具备月球科学技术研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验证的能力,并与国际同行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在月球极区探测任务规划中,嫦娥七号将对月球南极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等进行综合探测。嫦娥八号除继续开展科学探测试验外,还将进行关键技术的验证。
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是长征五号,它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到25吨。为了满足未来探月工程及深空探测的需求,火箭推力要更强。未来我国将研制100吨级的重型运载火箭,现在论证阶段基本完成,进入到立项的后续阶段,国家正在部署工作,争取在“十四五”能够开始重型火箭研究。实际上,近地轨道达到100吨级的这样一个载荷,我们就可以到月亮上去了。
栾恩杰:2020年7月23日,我们成功发射了天问一号探测器。美国等国家的火星探测计划,第一步都是环绕火星,第二步是落下去。我们这次一次就跨了两步,天问一号在火星上一次完成绕、落。到目前天问一号非常好地完成了前一阶段任务,后面只要我们成功实现了降落,天问一号上搭载的巡视器就会走到火星上进行巡视。
天问一号是对中国航天技术的重大考验。因为火星距离地球太远,天问一号被火星捕获时,距离地球约1.9亿公里,单向通信时延达10分钟以上,我们在地面无法对制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只能依靠探测器自主执行捕获策略。天问一号的一系列任务,需要靠它自身的自动控制、自动感知、自动故障诊断和自动处置能力来完成,所以它是我们国家派去的独胆英雄,是单枪匹马的勇士。
田中芳树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银河英雄传说》里喊出“星辰大海”这个词汇的。距今己经有将近40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很多科幻已经变成了现实,比如能和对方见面的电话,能贴在墙上的电视……可星辰大海依旧是科幻。这里的很多人不一定能看到40年后了,所以,时不我待,去实现梦想吧!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到无锡、镇江两地调研时提出,检察信息化需要日新月异的学习。现在的公益诉讼需要信息化、有深度的大数据,也需要我们的手段、工具不断更新——最早的时候我们用照相机;三年前,我们开始用无人机;现在,我们要学会用卫星遥感系统来调查大江大河生态的保护。
近年来,遥感空间信息技术在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诉讼工作对客观的事实真相还原、快速的线索发现、连续的追溯取证和精确的量刑依据等重要工作环节的关键需求,与卫星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十分契合。
利用卫星遥感时效性高、覆盖范围广、不受区域限制、发现问题精准等技术优势,检察机关不用到现场就可发现土地、江河湖泊、海洋、公路桥梁等资源环境的变化状况,为明确违法现状、固定关键证据、进而确定相关权属和公共利益影响状况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卫星技术用在司法取证上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新闻了。上新闻就说明用得不够多不够深。司法取证是一项锱铢必较的工作,今天的天基信息服务还只能办一些空间尺度比较大的案子,能不能服务于更小、更常见的案子,这应该也是个不可忽视的蓝海市场。
近期,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商业航天”、“卫星航天”成为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发展科技创新和部署未来产业的重点。比如,针对“陆海空”产业发展,海南要加快推动中科院空间信息应用、商业卫星研制及检测等领域科技创新资源落户文昌国际航天城,开展商业航天技术研发,培育深空产业。
事实上,卫星组网正成为商业航天的新赛道,卫星应用服务的快速成长也得到了资本的青睐,尤其是在去年4月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基建之后。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商业航天领域融资总额已超过60亿元,较2019年的19亿元,增速超200%。同时,近年来中国航天相关企业的年注册量呈现逐年稳定增长趋势,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已有超过1.5万家航天相关企业,且半数以上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
商业航天作为一个新业态,可以培育出完整的产业链,并将带来大量的创业投资机遇,目前正迎来千亿级的市场。
多名业界人士称,卫星互联网的最大成本并非来自于卫星制造和测控,而是在发射和运载环节。
所谓发射服务,是指将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等有效荷载送往运输轨道的航天运输工具,由单极或多级火箭组成。
在运载环节上,从全球范围来看,马斯克的星链计划通过可回收火箭的发射和装备制造技术,让卫星网络的建设在运载端的成本大幅减低。
航天五院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shadowrocket苹果节点,目前全球市场小卫星平均每颗发射费用为600万~1000万美元,国内小卫星平均每颗发射费用为2000万~3000万人民币。
目前,国内商业火箭发展速度滞后于商业卫星,这是因为火箭的试错成本大、技术门槛高。现阶段,鲜有敢为“火箭发射成功”打保票的创业公司。
市场的缺口为商业火箭领域带来了“投资热”。中航证券预计,未来五年里,中国航天产业每年约有平均128亿元的发射市场规模。2020年以来,大额融资的汇入,让这个细分赛道迎来了小高潮。
值得注意的是,越做越大的“蛋糕”却越来越集中到少量企业手中。目前,资本看好的创业企业基本在2015~2018年间成立,近两年来新成立的民营火箭初创企业鲜有进展消息。这是由于火箭领域有着研发周期长的特征。足够的研发投入和产业投入是做运载火箭的绕不过去的门槛,也是实现量产的保障。
民营商业航天企业是否能“转”起来,需要关注其自身的商业运作能力,而地方政府对商业航空的扶持应聚焦在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和项目机会上,如若采用财政补贴和引导资金的方式,或将不利于市场化的公平竞争。
也有投资人称,单纯依赖政府支持补贴,或将形成泡沫,一旦补贴停止或减少,将有重大的行业负面影响。
根据摩根士丹利估计,到2030年,全球太空经济的价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而中国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此外,通过国家的政策倾向,风投公司可以了解到太空经济蓬勃发展的现实,并增添其对潜在投资回报的信心。
千亿市场这种判断是需要慎重为之的。2019年的全球发射服务市场营收中,发射量最大的星链是SpaceX内部消化,其他发射服务市场份额面临着激烈竞争,留给初创火箭公司的市场不算大。所以,资本还是应该多关心那些能拉动产业生态的龙头业务和龙头企业。
世界顶级的新疆棉,不仅是得天独厚自然条件的馈赠,更得益于现代农业产业链、智慧农业“黑科技”的全流程助力。这其中,航天智慧农业早就让新疆棉花实现了自动灌溉。
早在“十二五“期间,新疆建设兵团的棉花地,就已经使用了中国航天科工航天江南研发生产的自动化灌溉设备。目前,航天江南所属智慧农业的智能灌溉系统,仍在新疆广袤的棉花地里兢兢业业工作着。
该系统是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LoRa无线技术、云计算等技术自主研发生产的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无线智能灌溉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无线智能阀门控制器、智能田间控制器、水肥机、智慧灌溉云平台、电磁阀、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农业气象站(可测量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量)等设备所组成。
通过智慧灌溉云平台PC端和移动端,实现对地面、地下环境信息等进行远程管理,进而做出灌溉决策,并对灌溉系统设备进行远程开关控制,形成随时随地都能体验如亲临现场般的远程智能管理。
该系统设备成功实现水利微电阀替代进口,相比传统人工灌溉,一人管理100亩左右的农作物,智能灌溉系统一个管理员能管理上万亩的面积。
节水方面,通过对农作物每个周期需水量的判断,利用温湿度传感器返回的土壤含水量数值做对比,更有效地增加水的利用率,节水30%左右。
春耕时节,播种机驾驶员只需在装有北斗“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和作业系统”的大马力拖拉机上,按照播种要求设置好机具偏移值、作业幅宽等数据,播种机就可以在北斗导航系统的引导下,按照规划路线自动驾驶,精准无误地铺出笔直且行距均等的棉花地膜,场面蔚为壮观。
过去播种时,要双手扶着方向盘,靠眼力和经验尽量把地膜和滴灌带铺直。如今,装有北斗系统的播种机,比以前效率大大提高。无人驾驶省时省力,播种质量显著提高。
依托卫星遥感技术,可通过“卫星+大数据+人工智能”来实现棉花农情信息的实时获取、实时运算、实时反馈,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可以实现不同范围下棉田的长势、旱情、养分等农情信息的快速获取与分析,在棉花不同生长阶段,通过卫星遥感监测结果及农业技术服务,能够针对性地为水肥调控、病虫防治、脱叶催熟等田间管理提供指导和决策意见。
到了棉花收获的季节,装有北斗系统终端的采棉机能精准卡位棉垄,高效采收,管理农机的工作人员介绍:采用这种方式,落花率降低很多,棉花采净率提高了3%。
随着我国棉花机械化采摘快速推广,新疆棉花机采率逐年上涨,从2017年的27%增至2018年的38%,2019年已达到42%。
采摘过程不仅实现了机械替代人力,配备了智能检测系统的国产采棉打包一体机,也实现了采棉、集棉、打包、逐出和丢包一体化播、管、采、存。智慧农业“黑科技”,让新疆棉花生产全流程“硬核”满满。
航天能为新疆做的很多,除了传统服务,工业互联网、航天技术转移、航天育种,都有大量空间。至少,如今新疆棉业的农用机械还被美国迪尔公司严重垄断。航天能不能与国内农机企业精诚合作,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的机遇推动新疆农机自主化,是个不小的机遇。
火箭实验室公司的“电子”小运载3月23日在新西兰北岛玛希亚半岛的欧尼努伊站执行了一次一箭七星发射任务。本次发射是电子火箭的第19次发射,2021年的第2次发射,19次中两次发射失败。本次发射过后,火箭实验室发射的卫星总数将超过100颗,达到104颗,如发射徽章所示100+。
火箭实验室3月1日宣布要同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合并,借此实现上市。此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为研制一种更大的火箭筹集资金。新火箭称为“中子”,将具备8吨的低轨运载能力,属于中型火箭。该公司称,这一级别的火箭更适合需求旺盛的星座部署业务。不过,公司首席执行官贝克称,公司不打算因为要搞“中子”就放弃“电子”小运载。他说,“电子”的发射需求仍在增长;市场上对于一款可靠的专用小运载“绝对有需求”。
贝克一度认为比“电子”大的火箭没需求,但后来通过市场分析发现中型火箭能更好地服务于巨型星座市场,于是不惜食言,大张旗鼓地推出了“中子”项目。他还曾宣称火箭复用没必要,但近来却开始搞起了一级复用,将其作为提高“电子”发射频度的一个手段。
火箭实验室公司是国外第一个创业成功的小火箭公司,考虑到市场容量和维珍轨道公司的竞争,国外市场未必还能容下第三家初创小火箭企业。这对国内创业者也是个警示:不能为了假设存在的市场去创业和融资,也不能为了小众需求一拥而上。
本文系《卫星与网络》编辑及独家点评,转载及引用部分观点请在文首注明出处、公众号ID及作者。感谢支持有态度的媒体!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媒体合作等事宜,敬请加微信:Juice0212
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a